蟠螭纹和蟠虺纹的区别?
作为游客,对青铜器上出现的两种神秘的纹饰辨别不清。如蟠螭纹和蟠虺纹就常常混淆。这类两种纹饰都是以盘曲的小龙或小蛇之形,构成几何图案,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,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。因这两种纹样极为相似,应如何区分呢?我做了如下工作:
先搞清楚何为螭?何为虺?
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。中国古建筑或器物、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。它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,好险,勇猛,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,称为螭吻,盘螭,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。《说文》称:“螭,若龙而黄,北方谓之地蝼,从虫,离声,或无角曰螭。”《广雅》称:“有鳞曰蛟龙,有翼曰应龙,有角曰虬龙,无角曰螭龙,未升天曰蟠龙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有“于是蛟龙赤螭”之语,文颖的注解称“龙子为螭”(传说螭是龙生九子中的二子),张揖的注解则认为“赤螭”为雌龙。汉武帝时有人进言,说螭龙是水精,可以防火,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,这就是后来在宫殿楼阁等建筑顶上常见的“螭吻”。曹植《桂之树行》即有“上有栖鸾,下有盘螭”的句子。
虺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,有人说它是毒蛇、小蛇,有人说它是蜥蜴,还有人说它是龙的一种。《述异记》说:“虺五百年化为蛟,蛟千年化为龙,龙五百年为角龙,千年为应龙。”蛇自古就有“小龙”之称,按《述异记》的说法,虺也是幼年时期的龙,所以蛇和虺也应是同类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有言:“维虺维蛇,女子之祥。”可见古人把虺和蛇都视为吉祥物,古代女子梦见虺和蛇,人们都认为是吉兆。
螭纹最早见于青铜器上,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,故又有“螭虎龙”之称,尾部同样有“拐子型”和“卷草型”之别。若就细部而言,头和爪已不大像龙,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,身躯亦不刻鳞甲,体态有肥有瘦,可以相差悬殊。图案设计,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,用螭纹来装饰长边,充填方块,蜷转圆弧,皆可熨贴成章。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。
“蟠”有互相缠绕重叠的意思,蟠螭纹是以四方连续的方式组成大面积的装饰,没有凸起的主纹,在青铜器表面组成繁密的图案。这种纹样既与周代以带状连续为主的纹样结构不同,也与汉代只有盘旋而无重叠的“云气纹”不一样,是春秋时期具有独创性的纹样之一。从战国起,螭纹开始出现在玉器上,并盛行于汉代。战国时期的玉螭纹,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饰,皆为扁平形,呈S形弯曲行走状,张口露齿,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且后飘上扬的耳,四爪足,尾上翘内卷,状似龙又似虎,故又称螭虎纹。秦代玉玺皆为螭虎钮,传说“传国玺”为五螭相交钮式。玉玺采用螭虎钮,一直沿用到隋朝,从唐朝开始,才改为龙钮。汉代玉器(尤其是玉剑具)上的螭虎纹,多以深浮雕手法碾琢而成,其状弯颈曲腰,身形粗壮,筋肉饱满,四肢矫健有力,作蓄势待发状。头形似猫,双眼圆凸,炯炯有神。若从其头部上方俯视,头形略方,到鼻子为止,嘴巴不向前方伸出,故俗称“方首”,或称“方嘴”。唐、五代玉器上则很少见到螭纹。至宋代,复古风兴起,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,此时期的带扣、带钩、剑饰等,都常有螭纹出现。但宋代的玉螭纹与汉代风格完全不同,身形多细长瘦弱,身子和四肢往往作匍匐状,毫无力度可言,双眼圆而少凸,嘴巴向前伸出,使头形变尖,看上去像壁虎,完全丧失了汉代螭虎纹的神韵。此后,螭虎纹便成为元、明、清三代玉器的流行纹样,且每个朝代的玉螭纹均有自己的特色。
图1蟠螭纹斗东周河南淅川出土
图2蟠螭纹匜东周河南淅川出土
现在再来谈谈蟠虺纹。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。又称“蛇纹”。以盘曲的小蛇的形象,构成几何图形。蛇纹是一种古老的图腾,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。在商代青铜器上,蛇纹大多是单个出现,个别是主纹饰。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,一对突出的大眼睛,体有鳞节,呈卷曲长条形,蛇的特征很明显盛行于春秋战国。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,一对突出的大圆眼,体有鳞节,呈卷曲长条形,蛇的特征很明显,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,有人认为是蚕纹。个别有作为主纹的,见于商代青铜器上。以印模制造方法,用一个单位纹样作四方连续的排列组合,构成器身上的大面积装饰,产生类似织锦般的华美效果。
图3蟠虺纹圆壶东周河南新郑市出土
图4蟠虺凤鸟纹罍东周河北平山县出土
到底是什么区别呢?
考古学家马承源认为:“蟠虺纹系盘曲小蛇之纹饰。”所以很多人在观察蟠螭纹和蟠虺纹时,以形体的大小作出区分,认为形体较大的就是蟠螭纹,而形体较小的就是蟠虺纹。
笔者最后想说的是,蟠虺也好蟠螭也罢,据笔者考证都是沿用容老先生《商周彝器通考》的定命,是近代才有的,至于蟠螭纹和蟠虺纹究竟是什么呢?笔者谈下自己的结论,不一定对,仅供大家参考。
青铜器中的蟠螭纹是指大龙纹交缠在一起,出现于春秋早期,流行于春秋中期,在鼎、豆的腹部常见;蟠虺纹是指小龙或小蛇(小龙或小蛇不易区分),出现于春秋中期,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。从构图风格上来讲,蟠螭纹较为粗犷、简练,蟠虺纹较为细密繁缛,加之二者流行时间不同,所以还是很容易将这两种纹饰区分开的。
参考文献:
《商周彝器通考》容庚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
《中国古代青铜器》马承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