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钩
首页   >   青铜文化   >   带钩

郑说带钩

发布日期:2018-05-24     作者: 郑琳     浏览数:2731    分享到:


  亲爱的各位网友,大家好,我是郑琳,网名:打老虎。今天我选了几件藏品,分别就形制、工艺、断代等不同的纬度,展示一下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希望抛砖引玉,大家多多交流。


(图一)




(图二)



基本款带钩

图一,图二,这条带钩是一条战国带钩,是带钩当中最基本的款式,也是最基本的材料制作的,就是我们说的青铜铸造带钩,素带钩,带钩中的基本款。带钩的工艺非常复杂,一个小小的带钩身上,基本上涵盖了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材料,包括金、银、玉、铜、骨、瓷,水晶、玛瑙等很多材料。但是带钩存世量最大的,还是我们说的青铜铸造的带钩,没有纹饰的,我们称之为素带钩的带钩。这种素带钩具体来说,就是青铜材质铸造,没有添加其他的纹饰,没有镶嵌,没有错金银,没有鎏金等等。


带钩的功能:

当时的带钩是属于什么性质的物品?我认为是偏于兵器军需类,武备。中国古代所说的两件大事“在祀与戎”,一个是祭祀,一个是打仗。带钩和兵器一样,是大量的标准化制品,是国家机器的产物。它是批量化生产,军队配发的,标准制式的用品。我们所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几千个秦俑,除了盔甲兵器以外,每人一个带钩。他们的带钩和图一图二带钩一样,款式不是太复杂,就是将士束甲之用。

图一图二两个带钩,铸造非常精良,工艺打磨一丝不苟,这就说明带钩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。当时秦国包括各国的兵器是制式化生产,大小,厚薄都一样。带钩和兵器一样,应当也归属于军需产品。

带钩在当时也是别身份、明贵贱的物品。士兵用什么样的带钩,尉官,校官,将官用什么样的带钩,公侯伯子男,王侯将相,各个爵位佩戴的带钩都不一样。

图一,图二两个带钩是我们说的最普通,朴素的带钩。东西虽小,工艺简单,但是一丝不苟。尤其带钩的造型优美,线条流畅,钩头两边还有纹饰,非常精致。


(图三)


 


(图四)



铜错金银带钩: 

图三,图四带钩就是另外一种工艺,铜胎错银带钩。它也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带钩。这条带钩对我个人来说,有非常深的意义,也对它寄予了非常深的感情。因为这条带钩是我买的第一条带钩。此带钩购于香港荷里活道,属于回流带钩。

由图三,图四我们可以看出,带钩非常精致,是铜胎错银的带钩,通体错银。钩头眼睛在当时应该镶嵌着有黑玛瑙之类的东西,现已脱落。此带钩我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,是这条带钩的清理手法为国外博物馆常用的清理方法,与国内的清理方法不同,手法一流。

错金银器,我认为它是战国时期一抹绚丽的晚霞,是中国青铜文明后期最辉煌的艺术。它是两千年前的古人在铜胎上作画,这种艺术修养,成就,冠绝当时,世界第一。此带钩背后也有错银,背后错银工艺也非常棒。纹饰精美,线条流畅,整个带钩错银浑然一体,是一件高级的艺术品。

(图五)



(图六)



 (图七)



铜鎏金带钩:

前面说完了战国带钩,现在说说汉代带钩。图五,图六,图七带钩是西汉铜胎鎏金母子龙带钩。比一般的带钩宽大,长度有17,18厘米左右,工艺力度相当好。母子龙这个题材沿用了很多年,到清代就是“苍龙教子”的题材,“ 苍龙教子”就是来源于出自汉代的母子龙,所以说中华文明是生生不息,世代传承的。“苍龙教子”就是大龙教小龙如何做人、做事。带钩整体大龙缠绕小龙,龙爪暴起,力度很好。这个带钩代表了当时西汉的社会形态,王的霸气,大国雄风都展现了出来。

鎏金的东西不好清理,如果清理不好,会一片一片往下脱落,因为鎏金是附着在铜胎上。此带钩原本鎏金程度不错,后期由于磨损程度比较大,脱落有些严重。有些朋友在鎏金和包金上容易混淆,仔细看就可以看出端倪。是老鎏金还是后鎏金,通过看实物,看真东西我们就能慢慢提高鉴定水平。

成本决定带钩的工艺变迁:

带钩从春秋开始大规模的出现,那时的带钩还不是实用器,属于礼仪用器出现。从出土资料来看,春秋带钩很多是纯金制造的,玉制造的。比如曾侯乙墓就出土了很多金质的带钩。但是,金毕竟是贵重材料,价值巨大。慢慢的就降低了要求,这时,错金银工艺开始出现。错金银工艺的出现,器物既能有金子金碧辉煌的感觉,还节省了原材料和人工,制造的东西更多更丰富,极大的满足了当时诸侯各国和王室的需求。因此,错金银工艺在战国,西汉早期是最多的。再往后,更简单的鎏金工艺出现,铜胎鎏金一样的美观大气,但成本更低。

这是我的一个浅显的认识,高等级带钩,从战到汉,金质到错金银到鎏金,个人感觉工艺还是趋向越来越简约,成本的投入越来越低。

 

 ( 图八)



(图九)



带钩的尾声:

图八图九带钩也是素带钩,它的断代我认为是东汉时期。东汉时期的带钩造型和钩头,与唐宋,明清的钩头很像,和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龙的形象更像。

这四个带钩,都是龙头带钩,从钩头的变化看也是我们带钩断代的一个重要的特征。

青铜带钩到东汉还有出现,魏晋南北朝以后,青铜带钩就基本上不再做为实用器出现了。

带钩,古人给与了极大的重视和期望。古人把他的聪明才智,所能掌握的材料和工艺,也全部集中在带钩身上。从良渚文化一直到清,带钩是一直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一个物件,希望大家了解他,爱护他,发现他的美和价值!


郑琳口述,樊飞整理


郑琳,男,EMBA学历。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理事、公益慈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北京正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来吧旅行网)董事长兼CEO,北京鼎天国际航空服务公司董事长,北京正途国际旅行社董事长,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

上一篇:无 下一篇:铜器收藏与鉴赏.猴形铜带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