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研究
首页   >   学术交流   >   专业研究

国家之瑰宝:晋侯鸟尊

发布日期:2018-04-27     作者: 中国经济网     浏览数:1213    分享到:

文物被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。

珍贵文物又分为三级,其中具有特别重要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。

国宝级文物,则是由国家文物局权威专家组每10年从一级文物藏品中筛选的出土和传世数量稀少、形体完整、具有重大历史价值、科学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物精品。

国家之瑰宝,民族之血脉。在潜移默化的岁月长河里,即便它们浑身布满历史的斑斑锈迹,或是沉没于冰冷的大地下,这些祖先用心血和智慧凝聚成的历史遗珍,一旦破土而出,总能成为我们傲然于世界的珍奇。

山西共有国宝级文物12件(组),其中10件(组)藏于山西博物院。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,带你去认识和探究这十大国宝身前身后的秘闻。你可以不喜欢它,但你不能不了解它,这些鲜活而生动的物件,在向你介绍祖先,在向你倾诉历史。

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地的青铜鸟尊,是山西博物院的“镇院之宝”,省博物院从建院之初,就将晋侯鸟尊作为博物院的标志物。

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,头微昂,圆睛凝视,高冠直立。禽体丰满,两翼上卷。在凤鸟的背上,一只小鸟静静相依,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。凤尾下设一象首。

3000年前,人类还处于懵懂期,堂堂王室的宗庙祭祀,会是什么样的情景,现在的我们已难以还原。而这件青铜鸟尊精美绝伦的纹饰上,似乎折射出晋国开国大典上,祭祀场面的隆重与华贵。我们依稀看到晋侯燮父面对汾水朝拜,祈求上苍赐福于这片富饶的黄土地……



鸟尊出世———

名满天下的”晋侯墓地“,起出罕见的青铜艺术珍品

三千年前,晋国崛起,励精图治,开疆拓土,纵横中原,九合诸侯,成就百年霸业,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基石。然而,在鼎盛时期地跨晋、豫、冀、鲁的中原霸主晋国,到底崛起于何处?文献记载“河汾之东,方百里”的古唐地,也就是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,到底在哪里?

2000余年关于晋国始封地的论争,直至上世纪末才有了定论。翼城和曲沃交界处的“天马-曲村遗址”,发现晋国公族的“公墓”,即名满天下的“晋侯墓地”。从晋侯墓地丰富的随葬品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艺术精品———鸟尊。

晋侯鸟尊高39厘米,长30.5厘米,宽17.5厘米。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,头微昂,圆睛凝视,高冠直立。禽体丰满,两翼上卷。在凤鸟的背上,一只小鸟静静相依,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。凤尾下设一象首,可惜鸟尊现世时,象鼻残缺,专家依据象首曲线分析,象鼻似该内卷上扬,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。

凤鸟颈、腹、背饰羽片纹,两翼与双腿饰云纹,翼、盖间饰立羽纹,以雷纹衬地,尾饰华丽的羽翎纹。为了尊重历史,修复的象鼻上并没有设计纹饰。

在此器中,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,造型写实、生动,构思奇特、巧妙,装饰精致、豪华,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尊彝》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“六尊六彝”,“鸟彝”即为其一。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“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”,可证明鸟尊确为宗庙礼器。

晋侯由来———

周成王”桐叶封弟“的往事,成就了雄踞黄河中游的晋国

这件精美的青铜器是燮父的随葬品,燮父何许人也?

3000多年前,武王克商,西周建立,分封诸侯,屏藩王室。然而,宏图大略的周武王完成统一大业后,诸多政治理想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,就带着对江山社稷无限的眷恋,遗憾地离开了人世。

年幼的成王登基不久,刚刚建立的王朝就经历了一场反周的叛乱。山西省南部地区,有一个古老的唐国,也参与了反周的叛乱。叛乱很快被平息了下去。为了加强周朝的统治,周成王把唐国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弟弟叔虞。

后世将这段历史衍化成“桐叶封弟”的佳话流传千古。故事的大意是成王年幼,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,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了弟弟:“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。”之后,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。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唐叔虞。

这个“桐叶封弟”的故事在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、《说苑·君道》和《史记·晋世家》中都有记载。

叔虞死后,他的儿子燮父即位。因为唐地境内有一条晋水,燮父开始称“晋侯”,并最终将唐国改名为“晋”,燮父成为第一位晋侯。

此后,经过历代晋侯的励精图治,晋国从一个“汾河之东,方百里”的小国,相继兼并了周围的霍、虞、耿、魏、荀、虢、杨、贾等十几个诸侯小国,成为了雄踞黄河中游,地跨山西南部和河南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及秦、晋、豫三角地带的中原大国。 
 

上一篇:公元1624,明朝天启甲子,湖州石蒲斋,一面铜镜的缘分 下一篇:从文物修复的角度辨铜器真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