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会动态
首页   >   新闻公告   >   协会动态

蔡一阳《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》公益讲座回顾

发布日期:2022-03-04     作者: 汉唐石刻博物馆     浏览数:1588    分享到:



主题: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



  2022年2月26日,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蔡一阳老师应邀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举行《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》系列公益讲座,蔡一阳老师作为主讲人,与大家一起交流了中国青铜文化,解读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。


  古代青铜器的鉴赏,首先要了解相关基础知识,比如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定义、特点、功能、发展史等等。蔡一阳老师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引导和说明,便于大家进一步地掌握青铜器更深层的知识。




       中国古代青铜器数量较多,而且造型丰富,品类繁杂。青铜器应用于奴隶主日常生活、典礼仪式、讨伐征战的方方面面,从功能用途上来划分的话,一般可以分为饪食器、酒器、水器、乐器、兵器、农具与工具、车马器、生活用具如铜镜、货币、玺印等等。



       中国青铜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铸刻有文字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金文。这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青铜器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。


       在青铜礼器上,各级奴隶主贵族寄托着他们的信条与期望,反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。当这种要求用形制与纹饰表达仍显不足时,便诉之于文字。这就是中国青铜器铭文很多的原因之一。青铜器是物质的,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,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奇妙之处。


        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中期开始的,起初只是一两个字,即郭沫若先生称之为“族徽”的文字。商代晚期开始铭文增多,但最长也不过48字。西周时期是铭文大发展时期,长篇巨制不少,如毛公鼎铭达497字,是铭文最长的青铜器。春秋以后铭文渐趋减少,战国时往往是“物勒工名”,罕见长篇铭文。这些铭文书体或粗犷或瘦劲,或工细或秀美,本身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。而文字对于历史研究十分重要 ,一篇铭文即是一部重要的史料。而铭文本身又是我们鉴别断代的重要依据。



       所谓“藏礼于器”,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制度在青铜器上的“物化”,它用以表明奴隶制等级制度,以器物的多寡与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显示不同地位、身份,如天子九鼎之类。青铜礼器在使用与埋葬时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,例如在商代盛行以觚、爵配对组合。


     “列鼎”制度:天子九鼎八簋,诸侯七鼎六簋,卿大夫五鼎四簋,士三鼎二簋。这种组合都有一定的规矩,体现了一定的功能。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。了解这一点对于分析青铜器本身及其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。



  讲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收藏,蔡老师现场取材,也教了大家几招辨别青铜器的方法。



      高古的铜器大都由范铸法铸造而成。范铸法就是将要铸造的器物先塑型,称为模,再用陶土做成若干范块,分范,并有内芯和外范之分。铸造时,把范块合拢成型,铜液就从内外范的间隙中浇入,冷却脱范便成就一件铜器。那么在铸出的器表,只要是合拢范块的交接处,必定会留下线痕。尽管有的明显处会做些铸后打磨,但像耳、足、底等内侧或其他隐蔽处的痕迹是磨砺不掉的,而且当年的铸造者亦根本没有将这些范线清除的习惯。


       当今作伪的铜器多以失蜡法铸造为主。失蜡铸造是用整模,不分范块,器表清洁光滑,所以伪器往往不见范线,仅出现一些细小的砂眼,失蜡铸造就有此特征。



  看垫片是鉴别真假铜器的又一简便方法。垫片是用来控制浇铸器壁厚度的有效工具,当时的铸工往往会顺手取来一些厚薄一致、但大小不均的小铜片,预先垫放在内外范的间隙处,当浇铸成型后,铜垫片便留在器壁上,有的易见,有的难找,有的还十分对称,左右相应。


  在青铜器的鉴别中,除了铸造技术和器物造型两方面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,这就是纹饰图案的鉴别。纹饰图案是青铜器的一大特色。它比器物造型更加复杂多变,而且内容丰富,制作精美,为世人所欣赏。作伪的青铜纹饰有许多种。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:一是伪器作假纹饰,以苏州周氏作坊出品为最精致。北京也有高手佳作出现。这些艺匠的纹饰功夫很深,即便是伪作也可算得上是精美的工艺品了。但对于鉴别真伪来说,只要细心审视,还是能看出破绽的。因为一件纹饰再精致的青铜器,也是不可能在器形、皮壳、锈色等方面都十全十美的。二是在素面真器上添刻纹饰。这种手法很普遍,比如在毫无纹饰的素器上加纹饰、在有少量纹饰的真器上添加纹饰、在纹饰锈浊不清的情况下加刻纹饰、在镶嵌脱落的纹饰上重新加入镶嵌物等。



  辨别青铜器真伪,讲究重量、嗅觉、声音和锈色的程度。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比商周青铜器较轻薄,若重量相反,则存疑。铜器出土有土气味,作伪的器表总散发出酸味。但更为重要的是对铜质声音的辨识和器物表面锈色的鉴别。因为商周铜器是以铜锡合金铸成,敲击的声音自然清脆,而后仿的青铜器往往用黄铜铸成,敲击的声音混浊,若偏薄,则脆而散。有的是修补的伪器,四周敲出的声音就会不一致,加入其他材料修补的,更有一种沙哑感。观察古铜器表层和锈层也很重要,因为当从器形或制作工艺上难以确其真假时,可以通过鉴别其表面锈色的好坏来断定是真品还是赝品。由于青铜器埋于土中上千年,铜锈会层层发出,但各个地域的青铜器表锈色却不甚相同,这与不同的地下水质和其他有机物腐蚀其表面,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有关。


  中国青铜器是中国流失海外文物中最为重要的类别。因其数量大、学术性和艺术性强,一直以来为社会和学术界所重视。蔡一阳老师多年来关注流散中国青铜器收藏与研究,也多次考察参观过欧洲、美国、日本等收藏有中国文物,特别是有中国青铜器的各大博物馆,关注收藏者及其藏品著录、以及基于藏品的研究情况。蔡老师给观众配合馆藏器物图片一并作了详尽的介绍,使大家眼界大开。

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里,几位藏友拿出自己的藏品请教蔡老师辨认真伪,蔡老师很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,理论联系实际,将以上讲的几种器物甄别方法分别应用到现场藏品辨别中,藏友们纷纷表示:“学到了!学到了!!”蔡一阳老师说:“通过以上几种方法,基本上可以辨别出大部分的高仿青铜器,但如果想要更精确地甄别青铜器的真伪,还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,当然了,这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会并掌握的,还需要多用心才能锻炼出一双慧眼。”
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最后在阵阵掌声中,此次活动圆满落幕,在场观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与大家实时分享了青铜器文化的魅力,让青铜器爱好者更全面地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史和相关知识,更提高了藏友们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能力,促进了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交流。


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,是一座以古代石刻为主题的国家三级博物馆。馆藏文物种类涉及宗教石刻、陵墓石刻、建筑石刻等,品类齐全,雕刻工艺有圆雕、线刻、浮雕、透雕等,工艺复杂,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。


上一篇:2023 徐州·两汉青铜文化考察研讨会 即将开幕 下一篇:张毅明副会长作:中国早期古代铜镜学术讲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