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?
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?青铜礼器有哪些呢?青铜礼器的种类繁多,制作精良,深受现代人的喜欢。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、宴飨、朝聘、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。青铜礼器是古代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的象征。青铜礼器有哪些呢?专家可以告诉你,青铜礼器主要分为六大类:炊器、簋器、食器、酒器、水器、乐器和杂器。。我们先就马上来介绍下“青铜礼器有哪些呢?”。
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?青铜礼器的定义:西周奴隶主,制定出整套礼制,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,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。由于礼制的加强,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,被赋予特殊的意义,成为礼制的体现,这就是所谓“藏礼于器”。这类器物叫作“青铜礼器”,简称“礼器”,或称“彝器”。
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?青铜礼器有哪些呢?
一、炊器:烹饪食物的用器。也有将炊器归入食器的。
1、鼎:按功能,有镬(huò)鼎(煮肉食)、正鼎(又称“列鼎”“牢鼎”,盛肉食,最重要的礼器)和羞鼎(又称“陪鼎”,盛调味品,正鼎的陪衬物)之分;按器型,有四足方鼎和三足圆鼎及有盖和无盖之分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为四足方鼎,重达875千克,是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。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,即用形状、纹饰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,按奇数分组,毎组代表贵族的不同身份。据桓公二年何休注《春秋公羊传》记载,天子用9鼎,诸侯用7鼎、卿大夫用5鼎、士用3鼎或1鼎。在考古发现中,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,即如:5鼎与4簋相配,7鼎与6簋相配等,其中“9鼎8簋”为最高规格,天子用。
2、鬲(lì):饪(rèn)食器、肉食器、礼器。金文字形,象饮食器具形。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。其形状一般为侈口(口沿外倾),有三个中空的足,便于炊煮加热。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。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,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。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,短足,常有附耳。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,无耳;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。西周时还有方鬲,体为长方形,下部有门可以开合,由门内放入木炭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,门前还表现出刖刑奴隶守门的形象。
3、甗(yǎn):饪食器和礼器。流行于商至汉代,造型分上下两部分。上部用以盛放食物,称为甑,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,以利于蒸汽通过;下部是鬲,用以煮水,高足间可烧火加热。商代甗多为圆形,直耳,侈口,束腰,袋状腹,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,器体厚重。商早期花纹简单,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。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,还出现了附耳,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,在下半部也加附耳,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。春秋战国时,器身变薄,袋足消失,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。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,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,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。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,比例上略大于鬲部,多为立耳。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,附耳较多。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。春秋以后,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,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,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,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;西周末春秋初,甗还是礼器,与鼎、簋、豆、壶、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。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。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,甑鬲分体,鬲体长方案形,六只方足,腹底平,中空可以盛水,其下可以焚火。案面上有三个灶孔,分置三甑,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;蒸食器,分上下两部分甑和鬲,有的是连体,有的是分开的。如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,商代晚期的妇好分体甗,通高35.5厘米。
4、盨(xǖ):1.古代盛食物的铜器,椭圆口,有盖,两耳,圈足或四足。盨是盛放黍、稷、稻、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。由圈足簋发展而来,用途相同。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,器盖上有四个方足,为其一般判定标准。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,食毕归置如一。《说文解字》皿部:“盨,槓盨,负载器也。”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,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,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。
二、食器:盛装食物的器具。
1、簋(guǐ)簋,古代盛食物的器具,圆口,双耳。自商代开始出现,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,延续到战国时期。《周礼·地官·舍人》:“凡祭祀,共簠簋”。古籍中多写作簋,而铜器自铭则常为“皀殳”。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,变化复杂,有圆体、方体,也有上圆下方者。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,后来才出现双耳、三耳或四耳簋。据《礼记·玉藻》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,簋常以偶数出现,如四簋与五鼎相配,六簋与七鼎相配。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。簋的形制很多,变化较大。商代簋形体厚重,多为圆形,侈口,深腹,圈足,两耳或无耳。器身多饰的兽面纹,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。西周除原有式样外,又出现了四耳簋、四足簋、圆身方座簋、三足簋等各种形式,部分簋上加盖。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,饰云雷、乳钉等纹饰,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。春秋时期,簋的铜胎变薄,花纹细碎,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。战国以后,簋极少见到。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。宴享和祭祀时,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。史书记载,天子用九鼎八簋,诸侯用七鼎六簋,卿大夫用五鼎四簋,士用三鼎二簋。
2、豆:盛食器和礼器。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,出现于商代晚期,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。豆作为礼器常与鼎、壶配套使用,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,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。用豆之数,常以偶数组合使用,故有”鼎俎奇而笾豆偶”的说法,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。《周礼·掌客》载:“凡诸侯之礼,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,子男二十有四。”但是,出土和传世的铜豆器却甚少。最早用于盛放黍稷,后演变为专门盛放腌菜、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物。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,上部呈圆盘状,盘下有柄,柄下有圈足。商周时豆多浅腹,粗柄,无耳,无盖。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,有浅盘、深盘、长柄、短柄、附耳、环耳等各种形状,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,亦有方形的豆。使用时,豆也常以偶数出现,按尊卑长幼,亦有数量多少之分。《国语·周语》:“觞酒豆肉箪食。”(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。)
3、敦(duì)。食器、礼器:用来盛放黍、稷、粱、稻等饭食的器皿,由鼎、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。产生于春秋中期,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,秦代以后渐趋消失。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,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,西周是簋,春秋是敦,战国以后则是盒。《礼·名堂位》载:“有虞氏之两敦。”说明其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。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,渐取代商周的簋,与盛肉的鼎配合使用,整器为球体或卵圆体,俗称“西瓜鼎”。
4、盂:盛饮器,礼器。敞口,深腹,有耳或无耳,圈足。
5、俎(zǔ):割肉用的砧板,作为礼器,是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。由木制砧板演变而来。方形,两端有足,似几,也称“俎几”。
三、酒器:盛酒或饮酒的器物。商代贵族饮酒成风,西周初曾严厉禁酒,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饮酒器大为减少。
1、斝(jiǎ):温酒的酒器,也被用作礼器,,通常有青铜铸造,三足,一鋬(耳),两柱,圆口呈喇叭形,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。初见于夏代晚期,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,,用于盛酒或温酒。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,定为御用的酒杯,诸侯则用角。斝形状似爵而大,无流和注。侈口,口沿有柱,宽身,较同类的爵要宽;一侧置鋬,下有长足。斝的形制较多,器身有圆形、方形两种,有盖和无盖的形制并存;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,柱有蘑菇形、鸟形等不同形式;腹有直筒状、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;有的是扁平素面,有的用兽头装饰;底有平底、圆底;足有三足、四足、锥状空足、锥状实足、柱形足等。一般来说,商早期斝多为平底、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,胎体轻薄,纹饰简单,一般只有一层花纹。商中期至西周早期,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,柱形足,器体厚重,花纹繁缉,常用蕉叶纹、饕餮纹、云雷纹等纹样装饰,有的以云雷纹做地,其上饰有多层花纹。斝作为礼器,常与觚、爵等组合成套行裸礼时所用。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曰:“或献或酢,洗爵奠斝”。
2、觚(gū):觚字古与”瓠”通,即是葫芦,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飘盛水浆,当然也可以盛酒,这种酒器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,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。觚是大口、底部缩入的酒器,它的容量,据《仪礼》郑玄注:“爵,一升;觚,二升;觯,三升;角,四升(也有说是角可容三升的)。”整个觚体分为三段,上部器口与细颈为容体,中间的腹部为实心,考古学上称之为”假”腹,下面为圈足。这样的造型设计符合力学原理,使重心降低,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,显得精巧别致而又不失沉稳庄重。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,用以斟饮;也有与斝成组合的。其形制为圆柱形,器体较高且细,多为喇叭形,通体呈X形。商周时觚非一般饮器,有一句成语为”不能操觚自为”,即指觚与饮者的身份地位、人品、酒量相关,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。
3、爵:是一种三脚、大腹、有把、饰有禾纹或鸟雀图形的敞口酒器,流行于夏、商、周。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,君王赐酒给臣下用,所以把它和“爵禄”、“爵位”联系起来。它也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。《说文》:“爵,礼器也”。爵这种酒器的命名,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,前面有流,好象雀缘,后面有尾,腹下有细长的足,古代“爵”与“雀”同音通用。书上说可容酒六升。地下发掘出来的有陶制和青铜制,但《左传》上却说是玉制酒器。古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,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。
4、角: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,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。其用途与爵相同,供低级别贵族使用。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,流行于周中期之前,之后开始衰落。《礼记.礼器》说:"宗庙之祭,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"。《考工记.梓人》引《韩诗》云:"一升曰爵,二升曰觚,三升曰觯,四升曰角,五升曰散"。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是觚、爵组合,但有时以角代爵,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,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。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,但其数量却少得多,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。现在所说的角,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习惯称谓,其容量与爵相若。
5、觥(gōng):真正器名尚不可知,觥是约定俗成之名。一种平底、有把、口上刻有牛凹图形的盛酒器。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,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,西周后期逐渐消失。有圈足和三足、四足鸟兽形之类,椭圆形或方形器身,圈足或四足。带盖,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。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,头、背为盖,身为腹,四腿做足。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、鸟兽形卣相似,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。然觥与兽形尊不同,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,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,可用作倾酒。
《诗经》屡见其名,如《七月》:“称彼兕(sì)觥”。觥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,一直沿至西周中期,西周后期逐渐消失。其形制有盖,有流,有鋬(pàn),下有方座或四足。觥的纹饰多极精美,大多有生动的动物花纹,在当时应是最贵重的器物。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有“我姑酌彼凹觥”的诗句,旧注说:“觥大七升,以凹角为之。”但并不一定是角制的,考古家发现有铜凹,容量确比通常酒杯为大,所以后人常泛称大酒杯曰觥。
6、尊:今作樽,一种大中型盛酒器。它一般为长颈,侈口或兼尖底,高颈,鼓腹或筒腹,圈足。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。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尊,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,春秋后期已经少见。商周至战国时期,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—牺尊。牺尊通常呈鸟兽状,有羊、虎、象、豕、牛、马、鸟、雁、凤等形象。牺尊纹饰华丽,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。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,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。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。商代以后的铜尊,则为盛酒器。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,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。这种釉陶尊,主要为敞口、折肩、深腹、凹底的形制,个别已有圈足的。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、筒状的尊,学者或称之为“觚形尊”。西周中期的尊,有体卑、短颈、垂腹的特点。此外,有的尊或有盖,或有鋬(把手),或方形,或圆口方体,不一而足。著名的四羊尊,就是方尊的优秀代表。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,曾出土一件尊盘,尊立于盘上,二者合为一体,尊的口、腹及盘的周身,均有极其繁缛的透雕纹饰,它不仅造型精美,而且是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即掌握了熔模技术的确证。还有一种形制更特殊的鸟兽形尊,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,有盖、有流,且盖、流处理极巧妙。如夔纹象尊的口盖,设於象背,而盖纽又是一只小象,形成大象驮小象的艺术造形,十分生动。此外,还有鸟尊、鸮尊、驹尊、犀尊、羊尊、虎尊,不胜枚举。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,所以有些礼器,常自铭为“尊彝”。古人说“决胜于樽(尊)俎(zǔ)之间”,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。俎是盛肉器。由于它使用普遍,后人将“尊”作为了酒杯的代称。
7、壶:盛酒器和水器。流行于商至汉代,用于装酒和装水。壶使用的年代较长,式样也很多,大致有圆形、方形、扁圆形、八角形、弧形等。断面为扁圆形,深腹下垂,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的壶大多为商代器物,但商代也有长颈鼓腹的圆壶。西周壶除承袭商代式样外,多设有圈顶壶盖,盖可倒置用作杯。耳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耳。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,多为扁圆壶或方壶。许多壶盖上端做成莲瓣形,也有一些在壶盖或壶身外表装饰鹤、龙、璃虎等立体动物形象。战国相汉代的壶由垂腹改为鼓腹,下腹部内收,圈足微外撇或平底,底部小巧而稳重,显得秀丽灵巧。这一时期也有提梁壶,提梁用数十节铜链串接而成,便于外出携带。弧形壶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。造型为长颈,圆腹,腹旁有鉴,平底或圈足。壶颈向一侧倾斜,形状类似瓢瓜。周代以后又增加了方形、椭圆形等。战国以后,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钟,汉代时方壶自名钫,扁壶在战国时自名为钾。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,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,如西亚的扁壶、鸡头壶、唾壶,唐代的凤头壶、皮囊壶,辽代的鸡冠壶、马镫壶等。壶式的演变是:早期壶形由口颈、腹、足构成,有的加双耳、无流与柄。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,,在腹部置流和曲柄,如西晋时的鸡首流、羊首流,唐代的短颈管状流、八方流,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。柄式有管形曲柄、龙柄、凤柄、龙柄、凤柄、曲带式柄等等。
8、卣(yǒu):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,商周之际盛行。器形是椭圆口,深腹,圈足,有盖和提梁;;腹或圆或椭或方,有也作圆筒形,有提梁,挂于两肩,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,作鸱鸮(chixiao音吃消,猫头鹰一类的鸟)形,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。卣的体形近似扁壶。因卣为中等盛酒器,最高统治者常用盛着酒的卣赏赐给有功的贵族。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,西周多圆形的卣。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,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。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,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。金文中每见赐品中有“秬鬯(chàng)一卣”的话,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,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。卣出现于商代晚期,初形较圆,多为大口,形扁,腹下垂。卣也有方形、直筒形、鸟兽形等。约在西周末,卣在礼器中即不常见。河南信阳蟒张乡商代墓葬出土的铜卣中,保存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酒。湖南湘潭荆州乡出土的鼍龙纹提梁铜卤是目前所见最大的铜卤。
9、盉(hé):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的酒器,青铜制。大腹敛口,前有长流,后有鋬,有盖,下多为三足。兼做盛酒器和盛水器,流行于商代至战国,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。基本造型为圆腹,带盖,前有流,下设三足或四足。商周时期,盉口大,腹深,流直,多作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,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。春秋战国时,盉口变小,腹部扁圆,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,蹄形足较为常见,有的蹄形足做成动物形象。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,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,造型轻盈秀巧。
10、方彝:盛酒器。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。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,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。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,带盖,直口,直腹,圈足。器盖上小底大,做成斜坡式屋顶形,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。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。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,全器满饰云雷纹地,上凸雕出兽面、动物等纹样,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。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,上口大于底部。在河南安阳妇好墓曾出土一件长体有肩附耳式的方彝,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,有斜肩,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,故人称偶方彝,是商代晚期的代表作。西周早期的方彝四壁多作弧线状,因此器腹鼓出,圈足上的缺口也多不见了。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,即器的上口与底部一样大小,此为方彝的最后形式,流传较少。
11、罍(léi):大型的盛酒器,又可盛水,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《诗经·周南·卷耳》中即有“我姑酌彼金罍”之语,《周礼·春官》载:“凡祭祀……用大罍。函皇父簋(guī)铭亦云“两罍两壶”,说明罍和壶是容量不同的一组容酒器。罍从商代晚期出现,流行于西周和春秋。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,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,圆形罍商代和周初都有。
12、斗:做为酒器,不能和量器升之斗相混,但它确实是容量比较大的酒器。《诗·大雅·行苇》有”酌以大斗”的诗句,京剧《珍常寨》里李克用的唱词也有“太保传令换大斗”的句子。斗酒大概是平常人的适宜酒量,一斗是一大盏。
13、卮(zhī):一种扁圆形的大肚酒器。《史记》记载项羽在鸿门宴上赐给刘邦的武卫樊哙喝的酒就用卮,可见是一种大容量的酒器。《史记》说项羽给樊哙“则与斗卮酒”,当是特别的大卮,可容一升。
14、觯(zhì):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的酒器,青铜制。形似尊而小,圆腹,侈口,圈足,形状小瓶,大多数有盖。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,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。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,一类是扁体的,一类是圆体的,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,后者且沿用至东周。《礼记·礼器》载“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。”郑玄注称:凡饮酒时,“三升曰觯”。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。春秋时演化成长身、侈口、圈足觯,形状像觚,自身铭文称为“鍴(duān)”(如王义楚鍴)而不叫觯。
15、瓒(zàn):挹(yì,舀)酒器,礼器。长柄,前端作杯状,是从储酒器内舀酒用的勺。
16、缶(fǒu):盛酒器、礼器。大腹小口,有盖。由陶缶演变而来。陶缶有盛酒器和乐器两种功能。
四、水器:沃盥时用的注水或承水器。商周时期,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或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,以表示虔敬。《礼记·内则》载:“进盥(洗手洗脸),少者奉盘,长者奉水,请沃(浇水)盥,盥卒授巾”。
1、盘:商周时期宴飨用之,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,《礼记·内则》载:”进盥,少者奉盘,长者奉水,请沃盥,盥卒授巾。”商早期即出现,至战国以后演变为洗,仍在使用。商早期和晚期的盘均为圆形,敞口,平缘,腹较深,圈足上有“十”字孔或方孔。西周盘多为圈足,附耳,有的盘前有宽流,后有兽首形,也有的为环耳。春秋时期,圈足盘数量渐少,至中期,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:一种是浅腹,直壁,平底无圈足,三蹄足式;另一种为平折口沿,深腹,斜壁,平底式。战国的盘多数无足,折腹,圆底,式样接近于汉代的洗。
2、匜(yí):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,出现在西周中后期(约2700多年前),盛于东周。匜形椭长,前有流,后有鋬,多有四足。早期匜为青铜制,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、匜漆器、匜玉器。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有“奉匜沃盥”的记载,沃的意思是浇水,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,“奉匜沃盥”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。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,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,有的有盖,有的体高,有的全身布满花纹,造型不一。
3、鉴:大型盛水器,礼器。《说文》金部:“鉴,大盆也。”初为陶质,春秋中期至战国流行青铜鉴。平底,窄口缘,有肩,双耳或四耳,有耳为兽首衔环。用途: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,所谓“以人为鉴”、“以史为鉴”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。二是盛冰,《周礼·天官·凌人》中载:“春始治鉴”,注中解释:“以盛冰,置食其中,以御温气。”可见与后来的冰箱功用是一样的。最著名的要数曾侯乙冰鉴。
五、乐器:西周时期,为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,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,即周礼。在祭祀、宴饮、婚嫁、葬丧举行礼仪时,敲击青铜器物,发出悦耳之声,这种器物即“乐器”,这种悦耳之声即“礼乐”。后乐器逐渐成为娱乐之器。
1、铙(náo):打击乐器,礼器。又称为“钲”或“执钟”。最早的青铜乐器之一,流行于商代晚期,周初沿用,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。圆形,以两片为一副,相击发声。殷周时代的铙也称“钲”,但与春秋时期的钲器型不一样。
2、铃:铃是青铜乐器的原始形态,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。形体似钟而。形体似钟而小,腔内有铜舌,摇之发声。多与马具、兵器伴随出土,可见早期当悬于车马或膝(古时无铃为旗,有铃为膝)。《诗·周颂》中有:“龙膝扬扬,和铃央央。”形容军旅的气势,也说明铃的广泛应用。铙、钲、铎直到钟等古代青铜乐器,大体都可以视为是铃的发展。而铃本身的用途也逐渐多样起来,后来最常见的则为大型建筑物上的风铃。如《宋史·礼志》载:“门不设戟,殿角皆垂铃。”铃在后世的发展、演化层出不穷,除作为伴奏乐器外,比较有代表意义是藏传佛教中的法器,铸造规范而精美。考古发现的其他形式的铃有车铃、执铃、狗铃等。车铃,即鸾,置于轭顶上,其状为一镂空的圆球,内含一小石,周边有环,下有一柄连铸一扁方銎,此扁方銎即套于轭上。
用途:执铃,用于祭祀,《周礼·春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大祭祀,鸣铃以应鸡人。”这种用于祭祀的执铃很少见,山西石楼出土有一例,长柄深腔,腔狭而圆,腔外及柄上套铸多个金舌,应该是用于宗教祭祀的铃。。
3、钲(zhēng):击奏体鸣乐器。钲是古代行军的乐器,也称“丁宁”,形似钟,有长柄,使用时口朝上,在行军时以槌敲击,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。从文物考古可以看到,钲在汉、魏、晋时期的行军仪仗中仍很流行。中国古代打击乐器。铜制。钲的形体似铙,较铙狭长,而比铙高大和厚重,考古界俗称为大铙。钲为军中发布信号、约束步伐之用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岂》曰:“钲以静之,鼓以动之。”故与铙的功用相同。后来亦出现编钲,可以演奏音乐或发出比较明确的信号,当与近代军号的意义近似,但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。
古代的钲有两种形制,其一指殷周时代的“铙”(与现在所称的铙钹不同),《说文》:“钲,铙也,似铃,柄中,上下通。”其实当时的钲与铙在形制上有所不同。钲用于军事,见后汉李尤《钲铭》:“申严号令,誓饬师旅;以肃纪律,万众是听”;其二系指古代传自南方民族的锣形乐器,唐杜佑《通典》云:“钲……有如大铜叠,悬而击之,以节鼓,呼曰钲。”宋陈□《乐书》也记载钲是来自南方的乐器。泰国、缅甸、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编钲。钲也用于仪仗乐队。《明会典·大驾卤簿》:“金钲四面,铜质、竹匡,用红梗系钲于匡。钲径九寸五分。”这种用于鼓吹乐的钲,悬挂在双龙架上,形如铜锣,以木槌敲击发音。
4、钟打击乐器,礼器。盛行于西周和东周。上部为“钲”,钲部的纹饰称为“钟带”或“篆间”;下部为“鼓”,铸有精美的图饰;钟口两角为“铣”,钟唇为“于”,钟顶为“舞”,舞上有柄者为“甬钟”,带钮者为“钮钟”。钟两面有36个乳钉状突起。
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成一组称“编钟”。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,多达65件,音域宽广,音色优美,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乐器制造的高度水平。
5、镈(bó):大型单个打击乐器,礼器。又称“特钟”。始于西周。单独悬挂于一簨(Sǔn,钟架横梁),用木槌击奏。
6、鼓:打击乐器,礼器。青铜鼓最早发现于商朝,鼎盛于汉代。
六、杂器:在出土的礼器中,有的作用不明,故归为“杂器”。其中有罐、方形器、箕形器等。
另:仪仗器:
1、斧: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斧。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斧的特点:刃部弧曲宽阔,两角略微上翘,但钺身较薄、青铜钺的装柄方式为内安柲。斧身多饰有雷纹,并且花纹非常精致美观。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,且质料优良。如《考工记》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%。
周代有一种空头斧,大多是管形銎,上有孔,以安装斧柄。斧头中含有天然铜、铅、铁、锡、金等多种金属,质地坚韧,做工精良。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,杀伤力远不如戈、刀、矛,所以渐渐脱离战场,成为一种礼兵器。
2、戚:俗称小斧子,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;其体窄长,钺刃略成弧形,戚后有方形的枘,比钺体略窄,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(横挡),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,有时做仪仗用,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、矛(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)。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,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中说:“大乐正舞干戚”,又《祭统》:“朱干玉戚以舞”(干指盾)。
3、戈:青铜制,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,秦以后逐渐消失。其突出部分名援,援上下皆刃,用以横击和钩杀,勾割或啄刺敌人,因此,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。又如:戈殳(戈和殳。泛指兵器);戈甲(戈和铠甲。借指战争。又为兵器的统称);戈矢(戈和箭);戈矛(戈和矛)
4、矛: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。其构造简单,只有矛头、矛柄两部分。矛头分为“身”和“骱(jiè)”两部分。矛身中部为“脊”,脊左右两边展开成带刃的矛叶,并向前聚集成锐利的尖锋。有的脊两侧带凹槽,称“饮血”,为矛头刺入人体时出血进气,以减少阻力。“骸”是用来连接脊的直筒,下粗上细便于装柄。为防止拔矛时矛头脱落,有的矛矟两边铸有环状钮,可用绳穿过把矛头牢牢绑缚在柄上。矛柄有木柄和积竹柄两种。“积竹柄”是用细竹做柄,打通竹节,竹芯内填充木条,然后用绳裹扎起来涂上漆。积竹柄坚韧而富有弹性,不易折断,性能优于木柄。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、阔叶、长叶、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。主要功能是刺击,由矛头,柄和柄末端的激组成,它与戈、戟、殳、弓、矢并列为“五兵”。春秋时期的矛,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。《周礼》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,步兵用的酋矛为4.5米,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.4米。但是,当柄长超过使者身长的三倍,用起来就不灵活了。所以,仍以2至3米长的为宜。《考工记》上说,酋矛柄长二丈,是步卒使用的兵器,夷矛柄长二丈四尺(均周尺),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。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,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,前锋更加锐利,刺透力增强。銎部有穿孔,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。矛杆长度一般为270-290厘米.l971年长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两支带柄之矛,一支柄长297厘米,木质;另一支柄长280厘米,“积竹”柄。春秋后期,公元前484年(周敬王三十六年、鲁哀公十一年),齐军侵鲁,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,“用矛于齐师,故能入其军”。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。
5、钺:由青铜铍头、长柄构成,铍头尖锋直刃、扁茎,穿透力很强,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钺发展而来。它出现于春秋时期,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。至于斧钺,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,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,已多用于仪仗、装饰之需,以作为军权的象征。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,钺的式样与斧相同,惟较斧为大。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,杆长一尺半。钺杆末端有钻。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,长约六寸。使钺之法合斧、矛、枪三者为一体。其用法除有斧、矛和枪之外,还有刺、拨、点、追四法。钺有长杆之钺和短杆之钺,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,就是一种短双器械。
銊为斧之由来,以时代论则为同时,以形式论亦正仿佛;书曰:「王左杖为銊,注銊大斧也。按此可见斧。按此可见斧銊本无甚巨大之分当,惟銊与斧,如完全相同,何不径名之曰大斧,而必名之为銊,此显见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。銊头较斧大三之一,杆端比斧多一矛头,长约一尺六寸,故銊杆长于斧杆者亦尺六七寸;斧杆末端无钻,故三十六法中无点逗各法也;銊则亦如枪杆,末端有三尖之钻,以备匆忙时作点格之用;至其余之搆造,则完全与斧相同,重量亦仿佛。斧之与銊,亦犹枪之与矛,箭之与弩,形式之不同者,仅毫厘问耳;至其功能,亦不甚判别,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,銊斧可并用也。
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?青铜礼器的的精神内涵:
1、尊神事鬼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鬼而后礼。”
(1)尊神:自然崇拜(天神地祗)
(2)事鬼:祖先崇拜(先王先妣)
(3)商人祖先的神、鬼二重性
“贞,于王亥,求年(丰收)。”(《殷墟书契后编》上卷1页。)
“贞,求年于(俊右,帝喾)”(罗氏拓本)
(4)商(4)商人还没有最高神(上帝)的观念
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殷周制度论》:“自殷以前,天子诸侯,君臣之分未定也。盖诸侯之于天子,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,未有君臣之分也。”
2、巫师与巫术
(1)巫师的专业化
颛顼(zhuan1xu1),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,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,使复旧常,无相侵渎,是谓绝地天通。(《国语·楚语下》)
(2)世俗政权的诞生
A、《桑林》之舞
B、伊尹为巫师
“我闻在昔,成汤既受命,时则有若伊尹,格于皇天。”(《尚书·君奭》)
(3)礼器之用:辅助巫师进入通灵状态以通神
3、牺牲与祭祀
(1)动物牺牲:
甲骨文:“千牛”、“羊三百”、“三百犬”、“百豕”
(2)人牲:商墓图人牲图
甲骨文:“羌三百”;“二千六百五十六人”(《卜辞通纂》19)
杀人方式:俎(zu3)、沉,戕、烄(jiao3)
(3)礼器之用:盛放祭品;冥器
4、占卜:人神交往的具体方法
(1)商代甲骨文:巫师占卜的记录
(2)卜和筮:占卜用牛肩胛骨图片
卜:(甲骨)
筮:(蓍草)
(3)占卜的目的:向神卜问吉凶